导  航

MEUN

  • ban2
  • ban1

黄河文化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展开

黄河商人的生意门路(七)

分类:
黄河文化
作者:
来源:
2019/05/23 18:48
浏览量:
历史上,黄河商人的生意门路十分广泛,从“居肆列货、以待民来”的坐商,到“负任担荷、以同四方”的行商,再到走街串巷、游乡过镇的小商小贩,几乎无所不包。但由于受地域物产和人们多年形成的风俗习惯的影响,黄河商人的生意门路同其他地域相比,又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并由此形成一种特殊的商贸民俗现象。
        再说行商。
        在我国民间,“负载担荷”“以行四方”的贩运商人称之为行商,其行运之工具,为车、船、马、骆驼等。行商的主要生意门路是长途贩运,即把甲地的商品运往乙地,从中赚取两地之间的差价。在黄河商人中,行商的地位一直比较突出,如明清时期名重一时的山陕商人,其代表即为经营盐粮贩运的行商。行商在黄河商人中的这种特殊地位的形成是与黄河民间历来就重贩运的习俗密切相关的。
         三、经营形态

        贩运贸易与坐地经营相比不仅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古代交通不便和设备简陋的情况下,贩运商人所承担的风险和所受的甘苦也是开铺设店的坐商所无法比拟的。数千里的长途跋涉,其辛苦可想而知,而且还要同中间人牙行和脚行打交道,有时还要遇上“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没有极大的忍耐精神和随机应变之才能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因此,做贩运商人,从准备出门,到中途旅行,到交易场所,都必须谨言慎行,勤勉诚恳,既不受外界声色犬马和非分之利的诱惑,又要目光敏锐,讲求策略,不误时机。在黄河行商记载中曾有许多关于做贩运生意的论述,其中许多是以秘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关于行商贩运的训诫,黄河商人中流传着这样的十诫:“凡外出,先告路引为凭,关津不敢阻滞,投税不可隐瞒,诸人难以挟制,此策守法,一也。凡行船,宜早湾泊口岸,且不可图快夜行,陆路宜早投宿睡卧,勿脱里衣,此为防避不测,二也。凡店房,门窗要关锁,不得出入无忌,铺设不可华丽,诚恐动人眼目,此为谨慎小心,三也。凡在外,弦楼歌馆之家,不可月底潜行,遇人适兴,酌杯不可夜饮过度,此为少年老实,四也。凡待人,必须和颜悦色,不得暴怒骄奢,年老务宜尊敬,幼辈不可欺凌,此为良善忠厚,五也。凡取账,令要脚勤口紧,不可蹉跎怠惰,收支随手入账,不致失记差讹,此为勤谨用心,六也。凡与人交接,便宜察言观色,务要背恶向善,处事最宜斟酌,不得欺软畏强,此为刚柔相济,七也。凡有事,决要与人商议,不可妄作妄为,买卖见景生情,不得胶柱鼓瑟,此为活动乖巧,八也。凡入席,乡里努宜逊让,不可酒后喧哗,出言要关前后,不得胡说乱谈,此为笃实至诚,九也。凡见人博弈赌戏,宜远而不宜近,有人携鼓作乐,不得随时打哄,此为老成君子,十也。以上十事,虽系粗言鄙语,欲使少年初出江湖之士,闲中一览,方知商贾之难,经营之不易也。”还有关于如有同牙商打交道的买卖机关所论述,下面也举一例。“投牙三相:相物、相宅、相人。问价即言,大都不远,论物口慢,毕竟怀欺(初到牙家,问货价值,随口而答,则相近不差多少,若口慢应答,则必怀欺诈也。)买主私谈,不扣银,定然夹账(主家与买家私地密言,恐其旧有所欠,扣我货银抵补,或价腾长,必落价以图夹也)。好歹莫瞒牙侩,交易要自酌量(货之精粗,实告经纪,使彼裁夺售卖。若昧而不言,希图侥幸,恐自说也。买卖交易,要自立主意,不可听信他人阻拦,齐行熬价,惧我成交,欲脱我货,不可不察)。”
        上面关于行商贩运的训诫和论述,不仅表明黄河一带民间的贩运风气十分浓厚,而且也表明,做一个贩运商人必须谨慎克俭,忍耐诚恳,掌握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安全稳当,经营获利。

 

关键词: